夏之日,冬之夜,百歲之後,歸于其居。
冬之夜,夏之日,百歲之後,歸于其室。
出自 詩經:唐風 葛生
- - -
《詩經》中的《唐風》共十二篇, 為
《蟋蟀》、《山有樞》、《揚之水》、《椒聊》、《綢繆》、
《鴕杜》、《羔裘》、《鴇羽》、《無衣》、《有舵之杜》、
《葛生》、《采苓》
- - -
唐風 葛生 完整版:
葛生蒙楚,蘞蔓于野,予美亡此,誰與獨處。
葛生蒙棘,蘞蔓于域,予美亡此,誰與獨息。
角枕粲兮,錦衾爛兮,予美亡此,誰與獨旦。
夏之日,冬之夜,百歲之後,歸于其居。
冬之夜,夏之日,百歲之後,歸于其室。
- - -
註釋:
這是一篇悼念丈夫從軍喪亡的詩。含有反戰思想。
蒙:覆蓋。
蘞(音斂):白蘞。攀緣性草本植物,根可入藥。
予美:我的好人。
域:墳地。
角枕、錦衾:牛角枕,錦緞褥,斂詩的物品。
粲、爛:燦爛。
夏之日,冬之夜:夏之日長,冬之夜長,言長也。
其居、其室:亡夫的墓穴。
- - -
翻譯
遲乃鵬譯
葛條蒙蓋著荊樹,
蘞草在原野上蔓伏。
心愛的人已不在此,
誰與孤零零的人兒相處?
葛條蒙蓋著棗樹,
蘞草蔓伏在墳地。
心愛的人已不在此,
誰伴孤零零的人兒寢息?
角枕璀璨,
錦被斑斕。
心愛的人已不在此,
誰陪孤零零的人兒達旦?
夏日綿綿,
冬夜長長。
我死之後,
一定與他同塋合葬。
冬夜長長,
夏日綿綿。
我死之後,
一定與他同棺共眠。
- - -
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悼亡詩,描述一位先生去世的婦人,夫婦情篤,天人永隔之悲慟,情何以堪?詩的開頭即以荒涼的草木畫出婦人的哀情,而纏繞的葛藤也象徵兩人感情的糾結纏綿,遍地的蘞草,則表達了對亡夫的無限思念。再用日夜、冬夏顯示歲月漫長,悲淒哀傷難以釋懷之苦。這裡以自然景物描繪出主角的情緒,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酸楚悲痛,予人的感動甚為真誠,著實是一篇上乘之作。
- Feb 20 Mon 2006 21:10
葛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